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類疾病一直以來就是影響我國國人健康的“殺手”,發病率也以逐年上升的趨勢增長!心腦血管類疾病有多可怕?我們一起了解下:
中國心腦血管疾病報告指出:
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心腦血管疾??;
在我國,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每年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達350萬;
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在農村為44.8%,在城市為41.9%,居各種疾病之首,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
我國著名心腦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指出,心腦血管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并一再強調:要應對心腦血管疾病流行的嚴峻挑戰,必須不失時機的更新理念,轉化模式。從下游救治轉向上游預防,從終點對疾病下游與終末期救治轉向疾病上游預防。
科學家已經對人體的秘密進行解碼,我們可以提前預知未來容易患哪些疾病,我們就可以做到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讓原來要發生的疾病不發生或晚發生。
這個秘密到底源于哪里?答案就是基因!以冠心病為例,研究表明超過400個基因可能調控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如脂質代謝、炎癥、內皮功能及凝血纖溶系統等。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可以準確檢測到與生俱來的基因,從而檢測到我們是否攜帶這些心腦血管疾病易感基因。
某企業高管程總,50歲,通過基因檢測發現冠心病發病風險明顯高于普通人群,而引起這一現象的原因不是因為脂質代謝的問題,而是體內一種叫做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的基因缺陷導致的,在遺傳咨詢師的建議下,程總通過飲食調理,補充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菠菜、油菜等來預防冠心病的發生,真正做到了準確的疾病預防。
血栓性疾病基因檢測能夠通過檢測人體與生俱來的心腦血管疾病易感基因,評估個體罹患血栓性疾病的風險,并且提供專業的檢測報告及遺傳咨詢服務,幫助進行個性化健康管理;對于高發風險人群,在疾病發生之前就進行有針對性預防,包括飲食調理、運動選擇、安全用藥、常規體檢等方面,從而有效預防血栓疾病的發生,守護一生健康。
基因檢測技術在發達國家已得到很好的應用,并成為風潮。在美國,每年約有700萬人選擇基因檢測;在英國,政府每年投入10億英鎊用于過國民的基因檢測項目;在中國,基因檢測也逐漸走向大眾!